如何干預孤獨癥兒童的刻板行為?
唐山世紀星自閉癥兒童干預訓練學校 劉相宏
刻板行為,是一種重復的、固定的、無明確意義的某種行為。通常,這種行為被打斷時,會引發(fā)強烈的情感沖突。包括刻板動作、刻板思維、刻板語言、刻板規(guī)則等。
一、刻板行為和強迫癥有什么區(qū)別?
刻板行為和強迫行為表面看,都是在重復某些無意義的行為,但區(qū)別在于:刻板行為過程中,行為者對此樂此不疲,絲毫意識不到這是不對的。強迫行為過程中,行為者對此非常焦慮,明顯意識到這是不對的。
二、如何干預刻板行為?
1)時刻有事做。
在日常生活中,讓孩子別閑著,別無聊,要時刻有事做,才能用有意義的事情占據(jù)他的時間,從而避免刻板行為發(fā)生。
2)立刻打斷,轉移注意
一旦刻板行為(尤其是刻板動作)發(fā)生,要立刻打斷,轉移孩子注意力,做些別的事情,避免刻板行為嚴重化。
3)長期干預:充分泛化
尤其是思維刻板、語言刻板、規(guī)則刻板,一定要教兒童充分泛化。包括:
A、地點的泛化
比如,一個小朋友每天坐電梯回家,忽然有一天電梯壞了,走樓梯的話就哭鬧不止。
此時,就需要地點泛化,媽媽每天帶他走不一樣的方式回家,有時候坐電梯,有時候走樓梯。
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地點泛化,孩子終于能夠接受任何方式回家了。
B時間的泛化
比如,一個小朋友在學校上課,第一節(jié)課語言課,第二節(jié)課音樂課,有一天換了課表,這兩節(jié)課調換位置了,孩子就不能接受。他覺得第一節(jié)課這個時間點,必須要上語言課,第二節(jié)課這個時間點,必須要上音樂課。
為此,我們經(jīng)經(jīng)常調換課程順序,讓他逐步接受。
C、人物的泛化
比如,張老師給小朋友上個訓課,有天,張老師請病假,換王老師上課,他就接受不了,各種哭鬧不服從,產(chǎn)生對人物的刻板。那么,我們就時常更換老師,讓他逐漸接受。
D、物品的泛化
比如,一個小朋友對于一個綠色小球特別執(zhí)著,時時刻刻都要拿著,只要讓他放下小球,他就哭鬧不止,拿小球這個行為已經(jīng)嚴重影響上課,因為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小球上。于是,我們先從替換開始泛化,把綠色小球換成其他顏色,又換成其他物品,又逐漸練習拿起放下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泛化,他終于可以平靜的放下小球了。
E、形式的泛化
比如,搭積木時,小朋友只能接受從低到高仿搭,不能接受從左到右,或者從前到后等形式。于是,我們就將形式經(jīng)常變換,讓他逐漸接受。
F、全方位泛化
對于概念的理解,我們經(jīng)常要全方位泛化。
比如,學習蘋果的概念時,不光要學習視覺上的蘋果,還要學習蘋果皮,蘋果核,蘋果汁,蘋果塊,把蘋果切開,感受蘋果的味覺、嗅覺、觸覺,以及咬一口蘋果的咔嚓清脆的聲音。
只有全方位泛化,概念理解及語言表達才能讓兒童深刻理解。
4)改變能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。
有些刻板行為,是無需改變的,因為它非常有用。
比如,有些小朋友喜歡把鞋子和衣服分門別類放到衣柜里,這是相當好的習慣。
有些小朋友喜歡桌子上的東西按一定順序擺好,這也是相當好的習慣。
還有一些刻板行為,是可以作為職業(yè)特長的,比如按順序碼放東西是超市碼貨的必備能力。
如果善用一些刻板行為,也是可以發(fā)展出有意義的能力的。